新台灣賞蛙情報  台灣兩棲類影像庫 



 

桃園縣國小教師參與兩棲類資源調查成果

  生物多樣性之調查與研究為保育及資源經營管理之基礎,而物種的調查則為最基礎的工作。於2003年及及2004年,在農委會林務局的補助之下,訓練六所桃園縣國小教師成為兩棲類調查員,調查範圍從海拔11公尺沿海至海拔1162公尺山區,定期調查地點或路線112處以上,若以同一時間同一地方發現同一種蛙類為1筆,調查筆數達8829筆。調查結果發現桃園蛙類資源非常豐富,共計24種,擁有台灣蛙類之75%。

  調查區域位於沿海平原的蚵間國小(海拔11公尺至36公尺)調查筆數達1947筆,在2003年發現6種蛙類(黑眶蟾蜍、盤古蟾蜍、澤蛙、長腳赤蛙、貢德氏赤蛙、拉都希氏赤蛙),2004年發現7種蛙類,增加中國樹蟾1種。

  調查範圍為海拔183公尺至341公尺的德龍國小調查筆數為1048筆,2003年發現16種(盤古蟾蜍、黑眶蟾蜍、中國樹蟾、小雨蛙、澤蛙、貢德氏赤蛙、斯文豪氏赤蛙、拉都希氏赤蛙、長腳赤蛙、古氏赤蛙、虎皮蛙、金線蛙、台北赤蛙、褐樹蛙、白頷樹蛙、面天樹蛙),2004年為18種,增加腹斑蛙及日本樹蛙。

  百吉國小的調查範圍為海拔255公尺至415公尺的低海拔山區,調查筆數1684筆,2003年發現17種(盤古蟾蜍、黑眶蟾蜍、小雨蛙、澤蛙、貢德氏赤蛙、斯文豪氏赤蛙、拉都希氏赤蛙、腹斑蛙、古氏赤蛙、褐樹蛙、日本樹蛙、白頷樹蛙、面天樹蛙、艾氏樹蛙、莫氏樹蛙、台北樹蛙、翡翠樹蛙),2004年發現21種,增加中國樹蟾、長腳赤蛙、虎皮蛙、梭德氏赤蛙等4種。

  長興國小調查區域是從178公尺至481公尺的低海拔山區,調查筆數最多,達2595筆,2003年發現16種(盤古蟾蜍、澤蛙、貢德氏赤蛙、斯文豪氏赤蛙、拉都希氏赤蛙、長腳赤蛙、腹斑蛙、古氏赤蛙、金線蛙、牛蛙、褐樹蛙、日本樹蛙、白頷樹蛙、面天樹蛙、艾氏樹蛙、台北樹蛙),2004年發現20種,增加黑眶蟾蜍、中國樹蟾、小雨蛙、虎皮蛙等4種。

  高坡國小僅參與2003年調查,調查範圍以北橫公路沿線為主,海拔243公尺至596公尺,調查筆數396筆,但調查種類為14種(盤古蟾蜍、中國樹蟾、澤蛙、貢德氏赤蛙、斯文豪氏赤蛙、拉都希氏赤蛙、腹斑蛙、古氏赤蛙、虎皮蛙、褐樹蛙、日本樹蛙、白頷樹蛙、面天樹蛙、艾氏樹蛙)。

  調查區域最廣及最高的光華國小(583公尺至1162公尺),調查筆數為1256筆種,2003年2004年都是12種(盤古蟾蜍、中國樹蟾、小雨蛙、斯文豪氏赤蛙、拉都希氏赤蛙、長腳赤蛙、腹斑蛙、褐樹蛙、白頷樹蛙、艾氏樹蛙、莫氏樹蛙、梭德氏赤蛙)。

  綜合兩年調查結果發現,山區海拔200公尺至500公尺是桃園縣蛙類資源的主要分佈地區。盤古蟾蜍、拉都希氏赤蛙、長腳赤蛙的分佈範圍最廣,從沿海至海拔1162公尺山區都能發現其蹤跡;翡翠樹蛙及台北赤蛙侷限分佈在少數地點;外來種牛蛙僅出現在長興國小學生家長的養殖池。此外在調查技術方面也發現,物種普查至少需要兩年才夠完整,調查種數多寡和海拔有關,和調查次數無關。

  未來將分年持續在台灣各地區訓練國小教師成為兩棲類調查員,並結合GPS與PDA讓資源調查在操作上更為方便及有效率。建立資源調查網站回報系統,藉此平台使各區調查團隊於計畫結束後得以延續,並可擴展及招募志工來參與兩棲類資源調查及監測,以保育台灣兩棲類生物多樣性。

回首頁  網管信箱 下載野外調查記錄表


楊懿如的青蛙學堂 蛙蛙世界學習網 台灣兩棲類保育網 蛙友交流網 台灣賞蛙情報網

站長 李鵬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