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台灣賞蛙情報  台灣兩棲類影像庫 



調查結果報告


調查成果 成果簡報


參加計畫單位


桃園荒野保護協會

保生國小 蚵間國小 德龍國小

百吉國小 長興國小 高坡國小 光華國小

(本計畫已結束,點選各單位可看調查結果)


計畫內容


  • 計畫名稱:桃園蛙類資源調查種子教師訓練及協助調查計畫

  • 計畫聯絡人: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 楊懿如主任

  • 執行期限:
    (一)全程計畫:92年1月1日 至93年12月31日
    (二)本年度計畫:92年1月1日 至92年12月31日

  • 實施地點:桃園縣

  • 計畫內容:生物多樣性之調查與研究為保育及資源經營管理之基礎,而物種的調查則為最基礎的工作。台灣蛙類有三十一種,從海平面到三千公尺都能發現牠們的蹤跡,棲息的環境也非常多樣,包括都市、稻田、平原、池塘、森林、溪流等,容易觀察及接近,因此是最佳的保育教育教材。而蛙類成體用皮膚呼吸,蝌蚪在水中生活,都直接與自然環境接觸,也迅速反應各種環境變化,是環境監測的利器。因此,若能訓練教師及關心生態保育的民眾成為蛙類調查的種子教師,並有系統的觀察及紀錄校園及偏遠地區的野外蛙類資源,然後將調查結果利用網路回報建立資料庫,不但能迅速的累積台灣蛙類資源資料,並有助推動台灣蛙類生物多樣性保育教育,為永續發展奠定基礎。

  • 計畫目標:

  1. 全程目標:本計畫預定執行兩年,將以桃園地區優先辦理,做為未來全省擴大 辦理的示範地區。第一年度以人員訓練及規劃調查方法及地點為主,第二年度開始有系統的收集資料,並定期回傳到生物資源資料庫。

  2. 本年度目標:舉辦一梯次的蛙類調查訓練班,預定訓練七所桃園地區學校以及桃園荒野保護協會,擔任蛙類資源調查種子教師。選定適宜的調查地點及方法,確定蛙類調查結果回報系統,預定將8000筆資料回傳到生物資源調查資料庫。

  • 實施方法:辦理蛙類資源調查訓練班一梯次,上課內容包括台灣蛙類的分類、生態習性及調查方法,包括一天室內課程、一次野外課程及一次座談會。將三人分成一組,共十組,在勘查及確定調查區域之後,每組各負責1-2個調查地區,每個月定期調查,並將資料回報到 「賞蛙情報網」(www.froghome.info)的蛙類調查專屬網頁,待確認及整理之後,再將資料上傳到生物資源資料庫。「青蛙學堂」網站也協助鑑定未確定種類,追蹤各組調查進度,並隨時提供咨詢服務,以確保調查資料之正確性及完整性。

  • 實驗步驟:

  1. 收集文獻資料、圖鑑、手冊等。

  2. 編製調查工作手冊。

  3. 舉辦訓練班、確定規格化調查方法及調查表。

  4. 勘查調查地區,並以GPS定位位置(含海拔高度),登錄調查時間、調查者及生態環境。

  5. 選擇數個長期監測的地點,做為重點調查區域。

  6. 定期地點調查,並將資料回報到「賞蛙情報網」網頁,整理確認之後再上傳到生物資源資料庫。

  • 評估指標:

  1. 舉辦一梯次蛙類資源調查訓練班

  2. 蛙類調查紀錄 8,000筆

  • 預期效益:完成七所學校以及桃園荒野保護協會成為蛙類資源調查種子教師,協助桃園地區蛙類生物多樣性資料庫之建立。

回首頁  網管信箱 下載野外調查記錄表


楊懿如的青蛙學堂 蛙蛙世界學習網 台灣兩棲類保育網 蛙友交流網 台灣賞蛙情報網

站長 李鵬翔